海南东方:港产城融合走新路
海南东方:港产城融合走新路
海南东方:港产城融合走新路75载(zài)奋进(fènjìn)路 自贸扬帆新征程——庆祝海南解放75周年高质量发展巡礼
从千年古县到(dào)滨海新城
东方(dōngfāng):港产城融合走新路
■ 海南日报全媒体(méitǐ)记者 王晓曈
从感恩河畔“成长(chéngzhǎng)”的千年古县,到如今海南自贸港西岸的滨海(bīnhǎi)新城,东方市的发展历程,不仅勾勒出(chū)一座城市的转型与成长轨迹(guǐjì),也见证了海南解放75年以来的沧桑巨变。这里既有改革攻坚的锐气(ruìqì),也有向海图强的决心,更饱含着民生为本的温度。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征程中,东方正以务实奋进的姿态,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经过保护性开发,东方市八所(bāsuǒ)镇北黎村成为不少游客的参观打卡地(dì)。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刀刃向内破(nèipò)藩篱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从签约到投产(tóuchǎn)仅用8个月,这样的‘东方(dōngfāng)速度(sùdù)’让我们惊叹!”近日,在东方临港产业园,海南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嵇相阳面对着年产26万吨聚碳酸酯(PC)项目(xiàngmù)(以下简称海南华盛PC项目)现场感慨道。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项目,该项目一期从土地摘牌到竣工仅用18个月,二期更(gèng)实现“拿地即开工”,刷新全省化工项目建设纪录(jìlù)。
这样(zhèyàng)的速度背后,源于东方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2024年(nián),东方在全省率先推行“五证联发+承诺(chéngnuò)即(jí)开工”审批模式,通过“一次(yīcì)申报、并联审批”,将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针对重大项目,创新“专班(zhuānbān)推进+专员驻点”机制,市领导挂帅成立石化新材料、海洋装备等6个产业链专班,协调解决用地、用海、能耗等问题132项。
企业“痛点(tòngdiǎn)”就是改革“靶点(bǎdiǎn)”。面对企业反映的惠企政策(zhèngcè)(zhèngcè)“找不到、看不懂、不会用(yòng)”难题,东方开发了全省首个“惠企政策计算器”数字平台,归集发改、税务等12个部门政策文件(wénjiàn)213份,运用AI实现政策“一键匹配”。海南傲立石化有限公司通过该平台精准获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kòuchú)政策,2024年减免税费超800万元。“过去要翻遍各部门网站,现在有了‘惠企政策计算器’数字平台,方便多了!”该公司财务总监林晓雯说。
改革的深度,决定服务的温度。在东方(dōngfāng)八所镇政务(zhèngwù)服务中心(fúwùzhōngxīn)“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前,市民王先生仅用1小时便解决拖了(le)半年的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题。这样的案例源于东方推出的政务服务“三诊疗法”:“日常坐诊”梳理高频问题(wèntí)清单,“联合会诊”破解跨部门疑难杂症,“上门(shàngmén)巡诊”主动排查堵点。2024年,东方累计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37件,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率达99.8%。
在东方市政务(zhèngwù)服务大厅,群众在商事登记(dēngjì)窗口办理业务。东方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供图
向海图强筑高地 双港(shuānggǎng)驱动激活“蓝色引擎”
汽笛长鸣(chángmíng),巨轮穿梭(chuānsuō)。在海南西部最大深水良港八所港,高排港区一期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这项总投资62.27亿元的项目(xiàngmù),将建设6个3万吨至7万吨级通用(tōngyòng)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达1820万吨。2025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东方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能源化工枢纽港迈出(màichū)关键一步。
一艘货轮在引导船指引下泊入东方市八所港(gǎng)码头,通过(tōngguò)完善港口功能(gōngnéng)、加快转型升级,八所港吞吐量实现增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杨微芳 摄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临港(língǎng)物流基地建设(jiànshè)同步提速。作为湘琼两省深化合作的标杆项目(xiàngmù),该项目建成后将满足东方临港产业园年增670万吨货运需求,释放“内陆制造+沿海开放”的叠加效应。
向海图强的澎湃动能,在感恩国际渔港建设中更为凸显。这个总投资40亿元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规划(guīhuà)建设万吨级码头8个、冷链物流中心1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海洋(hǎiyáng)主题民宿集群、海钓基地等业态。项目建成后,可停靠渔船1000余艘,年渔获交易量可达50万吨,带动就业超万人(chāowànrén)。“以前(yǐqián)渔船要跑到三亚卸货,项目建成后在家门口就能交易,每趟预计能节省成本2万元(wànyuán)!”四更镇(zhèn)渔民符永辉望着(zhe)热火朝天的工地满怀期待。
繁忙的东方市八所港码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杨微芳(yángwēifāng) 摄(shè)
港产城融合(rónghé)提质效 产业集群锻造硬核实力
在东方临港产业园,丙烯、苯乙烯等原料通过管道(guǎndào)在园区企业间循环输送,产业链“链尽其用”的图景(tújǐng)令人震撼。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这里(zhèlǐ)已(yǐ)形成“油气储备—烯烃加工—新材料制造”的全产业链条,集聚中海化学、华盛新材料等龙头企业。明阳集团高端海洋装备制造项目已建成投产并成功发运风机以及叶片;海南精细化工丙烯腈项目于2023年2月(yuè)生产试运行(shìyùnxíng)。
“我们生产的聚碳酸酯(PC)材料,能替代进口产品用于5G基站建设(jiànshè)。”在华盛新(xīn)材料数字化(shùzìhuà)车间,嵇相阳展示(zhǎnshì)着薄如蝉翼的光学级PC薄膜。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研发的“非光气法”生产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lǒngduàn),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带动东方化工新材料出口额增长280%。
园区发展紧扣低碳转型。明阳(míngyáng)集团正探索“海上(hǎishàng)风电+制氢”“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等新模式,海南华盛PC项目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0.6万吨……随着湘琼(xiāngqióng)共建产业园(chǎnyèyuán)等新载体落地,东方临港产业园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加速迈进。
东方(dōngfāng)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标准厂房(一期)工程全速推进,计划8月底完成综合楼结构封顶。东方市融(shìróng)媒体中心供图
民生为本 从“资源活水”到(dào)“幸福源泉”
漫步在改造(gǎizào)后的八所海岸电台小区,绿植错落有致,沥青路面(lìqīnglùmiàn)平坦整洁。“以前下雨积水难行,如今住得舒心!”老住户陈东的感慨,道出23个(gè)老旧小区居民(jūmín)的共同心声。2025年,东方市启动八所海关生活区、人民(rénmín)医院老院生活区等4个小区改造,新增养老设施和无障碍通道,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城市的绿色(lǜsè)肌理同步延展(yánzhǎn)。福民公园(gōngyuán)、竹金沟公园建成(jiànchéng)开放,滨海景观大道(dàdào)开工建设,口袋公园点缀街角,“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城市画卷徐徐铺展。春节假期,鱼鳞洲景区单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俄贤岭、鳄鱼小镇等景点游人如织,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东方鱼鳞洲景区美不胜收。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chényuán)才 摄
乡村共富故事同样生动(shēngdòng):感城镇(chéngzhèn)生物质燃料厂让秸秆变废为宝,16个村集体年(nián)增收(zēngshōu)12万元;大田镇乐妹村兰花研学基地带动就业2000人次;新龙镇道达村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创收(chuàngshōu)600万元……2024年,东方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0.75亿元,12个村突破百万元大关。
奋楫(fènjí)扬帆 锚定自贸港建设新坐标
站在海南解放75周年新起点,东方(dōngfāng)正以昂扬姿态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封关运作攻坚、改革创新“赛马”、招商引资比武等举措齐发,海上风电制氢、海洋智能装备制造(zhìzào)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今年4月,东方市总投资235.2亿元的(de)13个(g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国家级(guójiājí)海洋渔业复合经济综合体、绿色(lǜsè)低碳新材料等项目将重塑产业格局,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从累计改造23个老旧小区惠及2174户居民,到构建“城在园中”的公园体系;从湘琼共建产业园创造就业新空间,到村集体经济分红鼓了百姓(bǎixìng)腰包——东方(dōngfāng)用坚实步伐践行(jiànxíng)“发展成果由人民(rénmín)共享”的承诺。
从“营商”到(dào)“赢商”,从“渔港”到“国际港”,东方正以敢闯敢试的魄力(pòlì),书写新时代的“东方故事”。正如东方市政府负责人所言(yán):“让每一家企业扎根成长,让每一位百姓笑容绽放,这才是(shì)东方高质量发展的真谛。”
(海南日报八所(bāsuǒ)6月29日电)

75载(zài)奋进(fènjìn)路 自贸扬帆新征程——庆祝海南解放75周年高质量发展巡礼
从千年古县到(dào)滨海新城
东方(dōngfāng):港产城融合走新路
■ 海南日报全媒体(méitǐ)记者 王晓曈
从感恩河畔“成长(chéngzhǎng)”的千年古县,到如今海南自贸港西岸的滨海(bīnhǎi)新城,东方市的发展历程,不仅勾勒出(chū)一座城市的转型与成长轨迹(guǐjì),也见证了海南解放75年以来的沧桑巨变。这里既有改革攻坚的锐气(ruìqì),也有向海图强的决心,更饱含着民生为本的温度。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征程中,东方正以务实奋进的姿态,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经过保护性开发,东方市八所(bāsuǒ)镇北黎村成为不少游客的参观打卡地(dì)。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刀刃向内破(nèipò)藩篱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从签约到投产(tóuchǎn)仅用8个月,这样的‘东方(dōngfāng)速度(sùdù)’让我们惊叹!”近日,在东方临港产业园,海南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嵇相阳面对着年产26万吨聚碳酸酯(PC)项目(xiàngmù)(以下简称海南华盛PC项目)现场感慨道。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项目,该项目一期从土地摘牌到竣工仅用18个月,二期更(gèng)实现“拿地即开工”,刷新全省化工项目建设纪录(jìlù)。
这样(zhèyàng)的速度背后,源于东方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2024年(nián),东方在全省率先推行“五证联发+承诺(chéngnuò)即(jí)开工”审批模式,通过“一次(yīcì)申报、并联审批”,将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针对重大项目,创新“专班(zhuānbān)推进+专员驻点”机制,市领导挂帅成立石化新材料、海洋装备等6个产业链专班,协调解决用地、用海、能耗等问题132项。
企业“痛点(tòngdiǎn)”就是改革“靶点(bǎdiǎn)”。面对企业反映的惠企政策(zhèngcè)(zhèngcè)“找不到、看不懂、不会用(yòng)”难题,东方开发了全省首个“惠企政策计算器”数字平台,归集发改、税务等12个部门政策文件(wénjiàn)213份,运用AI实现政策“一键匹配”。海南傲立石化有限公司通过该平台精准获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kòuchú)政策,2024年减免税费超800万元。“过去要翻遍各部门网站,现在有了‘惠企政策计算器’数字平台,方便多了!”该公司财务总监林晓雯说。
改革的深度,决定服务的温度。在东方(dōngfāng)八所镇政务(zhèngwù)服务中心(fúwùzhōngxīn)“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前,市民王先生仅用1小时便解决拖了(le)半年的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题。这样的案例源于东方推出的政务服务“三诊疗法”:“日常坐诊”梳理高频问题(wèntí)清单,“联合会诊”破解跨部门疑难杂症,“上门(shàngmén)巡诊”主动排查堵点。2024年,东方累计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37件,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率达99.8%。

在东方市政务(zhèngwù)服务大厅,群众在商事登记(dēngjì)窗口办理业务。东方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供图
向海图强筑高地 双港(shuānggǎng)驱动激活“蓝色引擎”
汽笛长鸣(chángmíng),巨轮穿梭(chuānsuō)。在海南西部最大深水良港八所港,高排港区一期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这项总投资62.27亿元的项目(xiàngmù),将建设6个3万吨至7万吨级通用(tōngyòng)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达1820万吨。2025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东方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能源化工枢纽港迈出(màichū)关键一步。

一艘货轮在引导船指引下泊入东方市八所港(gǎng)码头,通过(tōngguò)完善港口功能(gōngnéng)、加快转型升级,八所港吞吐量实现增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杨微芳 摄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临港(língǎng)物流基地建设(jiànshè)同步提速。作为湘琼两省深化合作的标杆项目(xiàngmù),该项目建成后将满足东方临港产业园年增670万吨货运需求,释放“内陆制造+沿海开放”的叠加效应。
向海图强的澎湃动能,在感恩国际渔港建设中更为凸显。这个总投资40亿元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规划(guīhuà)建设万吨级码头8个、冷链物流中心1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海洋(hǎiyáng)主题民宿集群、海钓基地等业态。项目建成后,可停靠渔船1000余艘,年渔获交易量可达50万吨,带动就业超万人(chāowànrén)。“以前(yǐqián)渔船要跑到三亚卸货,项目建成后在家门口就能交易,每趟预计能节省成本2万元(wànyuán)!”四更镇(zhèn)渔民符永辉望着(zhe)热火朝天的工地满怀期待。

繁忙的东方市八所港码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杨微芳(yángwēifāng) 摄(shè)
港产城融合(rónghé)提质效 产业集群锻造硬核实力
在东方临港产业园,丙烯、苯乙烯等原料通过管道(guǎndào)在园区企业间循环输送,产业链“链尽其用”的图景(tújǐng)令人震撼。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这里(zhèlǐ)已(yǐ)形成“油气储备—烯烃加工—新材料制造”的全产业链条,集聚中海化学、华盛新材料等龙头企业。明阳集团高端海洋装备制造项目已建成投产并成功发运风机以及叶片;海南精细化工丙烯腈项目于2023年2月(yuè)生产试运行(shìyùnxíng)。
“我们生产的聚碳酸酯(PC)材料,能替代进口产品用于5G基站建设(jiànshè)。”在华盛新(xīn)材料数字化(shùzìhuà)车间,嵇相阳展示(zhǎnshì)着薄如蝉翼的光学级PC薄膜。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研发的“非光气法”生产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lǒngduàn),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带动东方化工新材料出口额增长280%。
园区发展紧扣低碳转型。明阳(míngyáng)集团正探索“海上(hǎishàng)风电+制氢”“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等新模式,海南华盛PC项目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0.6万吨……随着湘琼(xiāngqióng)共建产业园(chǎnyèyuán)等新载体落地,东方临港产业园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加速迈进。

东方(dōngfāng)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标准厂房(一期)工程全速推进,计划8月底完成综合楼结构封顶。东方市融(shìróng)媒体中心供图
民生为本 从“资源活水”到(dào)“幸福源泉”
漫步在改造(gǎizào)后的八所海岸电台小区,绿植错落有致,沥青路面(lìqīnglùmiàn)平坦整洁。“以前下雨积水难行,如今住得舒心!”老住户陈东的感慨,道出23个(gè)老旧小区居民(jūmín)的共同心声。2025年,东方市启动八所海关生活区、人民(rénmín)医院老院生活区等4个小区改造,新增养老设施和无障碍通道,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城市的绿色(lǜsè)肌理同步延展(yánzhǎn)。福民公园(gōngyuán)、竹金沟公园建成(jiànchéng)开放,滨海景观大道(dàdào)开工建设,口袋公园点缀街角,“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城市画卷徐徐铺展。春节假期,鱼鳞洲景区单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俄贤岭、鳄鱼小镇等景点游人如织,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东方鱼鳞洲景区美不胜收。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chényuán)才 摄
乡村共富故事同样生动(shēngdòng):感城镇(chéngzhèn)生物质燃料厂让秸秆变废为宝,16个村集体年(nián)增收(zēngshōu)12万元;大田镇乐妹村兰花研学基地带动就业2000人次;新龙镇道达村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创收(chuàngshōu)600万元……2024年,东方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0.75亿元,12个村突破百万元大关。
奋楫(fènjí)扬帆 锚定自贸港建设新坐标
站在海南解放75周年新起点,东方(dōngfāng)正以昂扬姿态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封关运作攻坚、改革创新“赛马”、招商引资比武等举措齐发,海上风电制氢、海洋智能装备制造(zhìzào)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今年4月,东方市总投资235.2亿元的(de)13个(g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国家级(guójiājí)海洋渔业复合经济综合体、绿色(lǜsè)低碳新材料等项目将重塑产业格局,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从累计改造23个老旧小区惠及2174户居民,到构建“城在园中”的公园体系;从湘琼共建产业园创造就业新空间,到村集体经济分红鼓了百姓(bǎixìng)腰包——东方(dōngfāng)用坚实步伐践行(jiànxíng)“发展成果由人民(rénmín)共享”的承诺。
从“营商”到(dào)“赢商”,从“渔港”到“国际港”,东方正以敢闯敢试的魄力(pòlì),书写新时代的“东方故事”。正如东方市政府负责人所言(yán):“让每一家企业扎根成长,让每一位百姓笑容绽放,这才是(shì)东方高质量发展的真谛。”
(海南日报八所(bāsuǒ)6月29日电)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